居家智慧养老的发展背景
居家养老功能退化。根据我国对人口普查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家庭平均的人口规模已经下降到3.09人,两人户的比例上升到24.4%,一人户的比例也逐渐上升到了13.7%。由此可见,家庭的小型化与核心化成为了目前社会家庭的主要表现形式。且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城市当中的年轻人也更加向往独立自主的生活。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居家养老的功能逐渐弱化。
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养老压力较大的问题,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证实,相对于机构养老的形式,全国范围内有超过90%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模式。在此基础上机构养老模式呈现出分化发展的局面,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主要的服务对象都是三无特殊困难老年群体。但是不同养老机构的具体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同的地理位置因素、服务价格都会对服务水平产生影响。
社区养老功能不健全。国家对于养老保障责任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供给领域,但是老年人不仅需要经济和物质上的供给与保障,更加需要精神和思想上的关心和慰藉。受中华民族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居家式养老模式长期存在,依靠养老机构或是社区的养老方式实践效果不太理想。社区日间照看中心是当前我国社区养老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社区不仅场地设备短缺,专业的看护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社区养老功能不健全导致了此种养老模式无法在实际中得到全面推广。